确定 取消 应用
经验交流

您的位置 : 首页  就业工作  生涯辅导  经验交流

心潮逐浪--我的五年直博生涯(三)

发布日期 :2009-06-20    阅读次数 :5761

博士毕业之前写下的话

 

信电系集成光电子研究所 周海峰

 

接系领导指示,得写点读书心得。我不敢损美,心得二字不敢借用。浙大五年,我从没写过日记,也没写过随笔,若抓住这个时机,留点文字,与人共享,其然亦乐。

我是2000年参加高考的。千禧年并没有为我迎来好运。高考三天在我身上发生了不少意外:平时主打素食的我顿时遭到墨鱼、乌龟的狂轰乱炸,我吃腻了整晕了;家住农村的我被县城汽车、摩托的马达声惊醒,我一次又一次的失眠了;一向习惯于土墙瓦屋的我来到水泥堆砌的县城,我被酷暑伤了;素来只有两毛钱的冰棒叼于嘴边的我喝起了可口可乐,我被碳酸饮料腐蚀了。就这样,我倒在了高考英语考场的地上,好几分钟不省人事,被监考老师挪出教室后醒了过来,发现全身到处是灰。不过我心存感激,好歹考了506分,能上个一般本科院校。所以,我有条核心提示:越是在过沟过槛时,越要保持平常心。

我的本科是在安徽巢湖学院物理系就读的。当我跨入校门之际,母校的名字还是巢湖师范专科学校。母校为了申办本科院校,借用安徽师范大学的名义,自设教学点,招收了我等第一届本科生。拨通高考录取热线电话后,我被告知录取到“安徽师范大学巢湖师专教学点”时,我听了四遍都没搞清楚是个什么学校。

我的大一本是颓废的,远离家乡,沉溺于巢湖这座新鲜城市,懵懵懂懂、晃晃悠悠的出没于校园周边的每个角落。一年级下学期有所进步,我拿了个二等奖学金。因为我开始有点明白大学是怎么回事,晓得大学生也应该起早晨读,也要做不少练习题,也要常上上自习。二年级上学期我班七个同学通过CET-4;而在下学期的CET-6中只有我一人通过。这次考试使老师们对我刮目相看,因为这在2002年的巢湖学院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在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英语底子不错,萌生了报考浙大研究生的念头,于是,笨鸟开始先飞了。自此以后,我辞去了学生会中的一些职务,一心一意苦心研读。后两年的大学生活都是红本本铺起来的,专业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

浙大研究生对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是极有挑战性的。我跨专业考浙大的故事曲折,插曲不少,跌跌撞撞,总算是爬了进来。从一般本科学校跨专业考上浙大使我喜欢上了华仔的那句歌词:如果要飞的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巍巍浙大,考研成绩优秀者大有人在,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浙大的学生是幸运的。浙大研究生这个名号,给我最大的改变在于它赋给了我新的使命,新的起点。在巢湖时我会想,我成绩马虎点没有关系,比我强的有很多同辈,他们会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浙大,我成为了前沿领域的一线研究者,我会常为自己的工作感到无比的懊恼,因为国家和社会对我们寄托的希望变大了很多。当导师告知我被录取时,我也意识到了我肩上的重任。我的母校终究不同于985高校,开设的课程非常有限,实验条件落后,学习氛围不好。出自寒门的我,与浙大土著在专业知识、动手能力、研究视野方面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这样说,我比一般的同学更加珍惜在浙大求学的机会,这也是我从硕士提前攻博的最直接原因。

怀揣这样的使命,我在浙大求学的五年幸福的,导师很关心,同学很爱护。在浙大,硕士和博士大都在一个帐篷里学习,年级意识不很明显,所以写到这里,我得换换叙述方式,从下面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浙大的博士生活:

    1)时间与规划。研究生的时间是有限的,需要研究的内容则是无限的。若想顺利完成学业,时间的管理非常重要,规划也非常重要。诸多励志书籍告诉我们,若想提高办事效率,我们每天需要做最紧急而最重要的事情。研一除了选课,我们得学习大量的基础理论,充分了解本研究领域的知识体系和架构。研二可以从一个小问题入手体会什么叫做研究。与此同时,掌握基本的研究工具和流程。此外,我以为,通过大批量阅读文献,寻找个有意义课题也是需要在研二完成的。研三则需要把自己培养成课题组研究的核心力量,针对性强的解决课题中的关键问题。四年级则是出成果的时候了,着手总结和深化自己的研究。博士最后一年面临着撰写论文和寻找工作的巨大压力,大家不能把最重的研究任务安排在这个时候。当然,有意延期以制造更完善的学位论文者另当别论。

2)阅读与选题。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最大区别在于更加强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这一表述符合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大都是在学习人类已有的文明,在学习它,传承它,发展它。阅读之于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科研更是如此,我们需要了解别人已有的科研成果。倘若你的工作是对前人工作的简单重复,这就是一种浪费。阅读仅仅为了掌握知识是不行的,这种读死书的境界是很低的,我们得开动脑筋,想点法子发展它。对经典理论的宏观把握是很重要的,这对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当你看一本经典著作,你可以想想,书的目录为什么得这样编,调换章节不行么?它是以什么脉络叙述的?某章节若需要深化,下一步面临什么问题?再比如,看一篇文献,你可以试问自己,用作者的标题你能写些什么?任何研究工作都是缺陷的和不完善的。那文献所表达的观点和缺点在哪里?相应的问题有没有方法解决?所以说,读文献得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习其研究方法,挖掘其中可以深入下午的东西。

3)研究生之研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展迅速,然而催生的鸡肉总没有土鸡新鲜。在这个大环境下,举国上下的研究氛围中大都充斥着浮躁的气息。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年代。国家喜欢投资周期短的项目;学校喜欢Paper多多的研究单位;学生喜欢最赚钱的专业。作为隐匿于求是园五年的求是人,我毫不隐讳的说,浙大的“求是”精神有待更好的落实;浙大的学生,包括我自己,需要更加踏实一点做学问;浙大的管理层也应该好好重视评价体系的建立。我希望同学尽量避免因为发文章而仓促的写文章。半成品的东西写出来的文章,不仅不容易投中,而且常被退回反反复复修改,更不用说受别人关注。此外,我们研究生的自我要求需要更加严格一点。不少同学希望导师为他准备好所有研究必需品,课题、研究材料、甚至科研文献。这是不对的。导师之所以称为“导师”,我觉得他起个引导作用就够了。当然哦,现如今,博导不“导”,教授不“授”的也大有人在。作为研究生,我们应该主动学会独立研究,不应该对导师有太大依赖。此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4)论文写作。用有限的篇幅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成果不很简单。好的研究论文常给你“多之一句则太长,少之一句则太短”的感觉。我当然没有完全参透其中奥妙,不过好像也摸到一点门路,简单列举如下:(a)、标题尽量简单、醒目、恰当表达全文意思,这样可以极大提高文章的关注度;(b) Introduction部分最要讲清楚的,是最相关的前人结果和背景,而不是套话和随便参引的文献;(c) 尽量少写前人研究的东西,哪怕是基础理论,因为它很容易把文章的创新工作淹没掉;(d) 若有数值模拟,所采用的参数来源要明确、可靠;(e) 引用的文献尽量权威、可靠、有分量;(f) 图表尽量直观清晰,尽量减少评阅人的工作;(g) 讨论问题第一要科学严谨,第二要谦虚。

5)寻找国外博后机会。我曾把我的未来去向分为三类:博后、企业和高校。我与企业无缘,与高校失之交臂,最终是去做博士后,所以简单聊聊。抛开科研成果不说,我觉得找工作就是向别人推销自己,所以有把自己卖掉一说,其中技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就申请博士后的简历简单说几句:(a) 数字化。详尽准确的列出你的论文(TOP/SCI/EI)、专利、获奖(概率)、名次等等。Mentor是不会主动寻找你的加分之处的。 (b) 简单精炼。删除简历中多余的字,直到一个字都不能删掉为止。(c) 全面到位。你最好列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论文封面(缩放到一页纸上)、获奖证书扫描件等。倘若你的资料不齐全,Mentor会找你要,还可能打电话面试你,这对口语不好的同仁很不利的。(d)建议用PDFCV封装好,这样大家都容易打开。(e) Cover letter莫写复杂,几句话就行,说太多耽误Mentor时间,还容易弄坏对方情绪。我的供您参考(您若有好版本记得给我一份:hfzhou1984@gmail.com):

I am writing briefly to U for applying for a postdoc or research position in Ur group. U can read the attached CV at Ur convenience. I hope it works for our further communication. Expect Ur reply! Thanks!

今天,我毕业了,很洒脱,并非我取得了着实骄人的成绩,而是因为我在求是园中努力过,不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人生漫漫,我们将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很多很多。曾士强先生评说《胡雪岩的启示》时说到人的本领有四:常识、见识、学识和胆识。博士学位仅说明了其中一项。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凝聚自己的智慧,好好壮大自己的事业,是我们新兴知识青年遇到的共同挑战。莫嫌天涯海角远,但肯扬鞭有到时!谨以此语与我的同学、弟妹们共勉。